城市生活使得人们感知危险的能力退化。因此,轻易丢掉性命。
11名中老年女子手牵手,在四川雅安鱼鳞坝上合影。穿着花花绿绿的裙子,她们脖子上系着丝巾,头戴各式帽子,时尚显眼。好几个人刚退休,住在同一社区,结伴出游。
鱼鳞坝只是一座水利设施,还在施工中,但因其独特的鱼鳞造型,成为“网红打卡点”,每日许多人聚集在没有护栏的平台上拍照。
【资料图】
意外并非毫无预告。这天是8月9日,因台风登陆,暴雨倾洒全国,鱼鳞坝上游黄龙水库泄洪,下游水位猛涨,当地在早间发布了山洪气象灾害风险预警。
河道开始涨水时,水坝工作人员登上坝来高声劝阻,但半个多小时的漫长时间里,几位年老的女士仍旧牢牢踏在坝上,摆出各种姿势,调动起不同的笑容,拍各式合照,对劝阻充耳不闻。
山洪从岸那边奔涌至脚跟,只用了短短几分钟,女士们逃生不及,最终7人丧命。
地形、强降雨、大型工程建设,都是山洪爆发的主要原因,除了这些,危险来临时,城市人退化的感知力,也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。
一条看似千回百转、温婉可人的小溪流,在游客看来是自然界赐予的雅致景观,是逃离干燥的城市生活的应许之地。但往往只需要一瞬,山洪就撕咬上来,化身夺命的猛兽。
夺命山洪事件不断发生。去年8月13日,成都彭州龙漕沟突发山洪,带走了数名游客。龙漕沟被称为“网红小众耍水地”,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都能查到打卡攻略。但实际上,龙漕沟是承担泄洪任务的沟渠,事发地并非是对公众开放的景区,应急部门在河边劝返游客,也在部分区域设有铁丝网和“禁止下河戏水”的标识,但这都没能熄灭游客蜂拥探险的热情。
不少人翻越铁丝网进龙漕沟戏水、露营、拍视频,有人在水里冰镇西瓜,还有人在水中打麻将。无疑,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因为在城市里,人只能吃冰箱里的冰镇西瓜,在家打麻将似乎也已烦腻寡淡。
夏季是山洪爆发的高峰期,对生活在山附近的居民来说,这是常识,但城里来的游客并不熟知这点,警示牌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仿若隐形。
出事那天的下午3点,豆大的雨点开始砸下。当时在附近的刘先生回忆,原本水流很小,不过一二十秒的时间,水量突然变大,几分钟后水浪已呈奔腾之势。“大家都在叫喊,也有人被水冲走,得有五六个人,其中有小孩。”另一位跟公司过来团建的余先生说,洪水来得很急,只有三秒的反应时间。
短短几秒,洪水就冲垮了临时搭建的休闲生活设施,天幕、桌椅、帐篷都被滔滔洪水吞没。这个残酷景象隐喻着一种现实——人类脱离既有的城市文明生活后,在野外变得脆弱不堪。
城市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最高阶段,水、电、火、气等生活设施都被驯服,人们世代安然地活在低风险中。但这也让城市人丧失生活的真实感,面对山洪这样的自然力量,已经忘记本能的避险动作。
比如,孩童被锁在汽车后座死亡事件频繁发生。2021年中秋节当天,深圳一对父母因打牌,忘记3岁女童在车上睡着,直到下午4点多,父母才想起女童还在车上。当天气温高达33度,要知道,密闭车暴晒等于高温大烤箱。
视频截图 | 困在车里的孩子伸出手臂哭喊
孩子被锁在车里足足3个小时,父母打开车门时,她已经脸色苍白,车上的三瓶水全被喝完。等送到医院,孩子已没有生命体征。
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2018年的湖南湘潭,一个孩子被遗忘在车里6小时后死去,发现时,车窗玻璃上印满手指印。家长离开前,对锁在车上的孩子往往说着类似的话:“我去去就回,就一小会儿,拿个东西马上回来,不会有事。”这种大意和侥幸心理,是悲剧发生的原因。
饶是如此,一些家长根本不认为把孩子锁在车内有任何问题。去年一位河南网友称,有一次她和老公逛街,在商场门口看到一个小姑娘被锁在车里,正拍打车窗。她通过商场的广播喊车主,喊了20分钟无人回应,为了尽快把孩子救出来,她老公只好将车窗打碎。没想到,车主回来后,责骂他们为何打碎车窗,最后不得不赔了车主300块钱。
这类人为灾害背后,是城市化极速推进过程中,人们知觉的退化和危险意识的削弱。当意识跟不上行为动作,更跟不上城市文明的发展,悲剧便一次次发生。
尤其是,城市化的推进还伴随着互联网的渗透。城市人长期依赖于网络,短视频刺激的多巴胺成了生活必备,许多人轻信手机屏幕里的“二手生活”。
周末想要选择一家好吃又便宜的餐厅,第一反应就是打开美食推荐app,找到评分最高的那家。而看书、看电影的习惯,正在被碎片化的短视频讲解替代——别人把重点都总结好了,无需再自己思考分析,一点点吞咽。甚至养宠物,也可以通过“云养”的形式,隔着屏幕观赏,仿佛自己也养了一只。
各种测评、买家秀、博主、人工智能,帮我们筛选出了一个简洁、美好、虚幻的二手世界,人们迷失在其中,并未意识到躲在虚幻背后的危险。
法国作家居伊·德波在《景观社会》一书中,把二手生活称之为一种带有主体性的、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的景观,“少数人演出,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。”人们沉迷于这种景观,就逐渐丧失了对本真生活的渴求。
“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,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,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,喜欢表象甚于存在。”居伊·德波写道。
到野外网红地打卡,追求一种户外探险,或许也是对回归本真世界的尝试。一些被户外探险博主种草的人,不甘只是被投喂,参与博主的二手生活,而是选择走出去,走出封闭的、确定的、枯燥的城市生活,与自然界真实的植物、天空、山峰、河流、大地产生连接。
但问题是,在城市生活太久的人,已经不懂得与自然相处。山洪,隔着手机屏幕看,只是大自然打的一个喷嚏,但身临其境后,却发现这喷嚏就能淹死人。城市人知觉本已退化,再通过手机屏幕去观看一些景观,双重虚幻的生命体验,便时常被真实的自然力量迎头痛击。
玩得快乐,死得随便。洪水、海水、河水,都是险情的频发地,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,愈加文明进步的我们,一些行为动作是滞后乃至退化的,忘记了要如何警惕水这个古老的生命之源。
今年5月,一名43岁的钟姓女子与12名登山爱好者一起,到香港鸭脷洲旅游,他们临时在鸭脷排灯塔附近石涧打卡拍照,钟姓女子不幸被海浪卷走。
视频截图 |钟姓女子与旅友合影
鸭脷洲全岛面积不逾一平方公里,岛上只剩下一座灯塔及呈半荒废状态的码头,但这里却是看日落的好地方,吸引很多人来玩。从沙洲的最低点(沙滩)走到鸭脷排灯塔,需时约三十分钟,除沿路危险外,鸭脷排沿岸一带风高浪急,也存在不少隐患。
女子被海浪卷走后,其中两位同行男子曾跳入海中打算救人,并未成功,只能打电话报警。警察救起钟姓女子时,人已经陷入昏迷,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。
野外游玩,本是城市古板生活的一次松动,人们在户外探险中,淬炼自己的精神和体格,以完成某个目标而兴奋,大脑因此产生多巴胺。还有什么能比多巴胺更会营造虚幻呢。
今年春节,一些追求快乐的人被水浪拍熄了生命。事发地位于黄河三门峡大坝下游的河滩上,忙碌了一年的人聚集于此放松休闲。意外就发生在一瞬间,下午4点左右,刚刚还潺缓的河水骤然生变,几分钟时间水位突然上涨。
据亲历者叙述:“下午4时10分左右,河水突然上涨,河道里的人就开始往岸边跑,有人被水冲到岸边,岸边的人用树枝拉起了一些落水者。差不多6分钟左右,河水上涨到了大约1.8米。”
一些原本在中间地带的市民来不及反应,就被河水冲走。最终7人失联,2人溺亡。冰冷的死亡,将充斥春节的欢乐泡沫彻底戳破。
这类事件基本聚集在网红打卡地,它们是被流量托举出来的小众游玩地。在社交媒体的带动下,一张张图片,一条条视频,将这里连接到更多的人。各类APP上写着推荐标签,诸如网红打卡圣地、最美山峰、最美湖泊、小西藏、小斐济等,一些人留下美化过的游记和旅游攻略,并用大量PS过的图片吸引人气。
可以看出,短视频的滤镜,无形中给人们带来了危险,本想过来喘口气,却被要了命。
本质上,人类是从自然里孕育而来,基因里有向往自然、接触自然的本能,但因为知觉退化,我们与自然已经产生巨大的隔膜,难以把握自然界的不可抗力。不难判断,在城市化仍高速推进的当下,还会有各类虚幻的不真实的事物被制造出来。
我们唯一的出路是,把握真实的生活,敬畏自然,尊重自己的生命。努力做一棵不被山洪冲走的芦苇。
- END -
撰文|吴 寻
编辑|苑苏文
相关报道:
7人丧生鱼鳞坝,网红景点打卡很危险
广东莲花山涨水冲走多人致4死 副县长:事发地禁止下河 多次劝阻未果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发布时间:2023-08-23
发布时间:2023-08-23
发布时间:2023-08-23
发布时间:2023-08-23
发布时间:2023-08-10
发布时间:2023-08-10
发布时间:2023-08-10
发布时间:2023-08-10
发布时间:2023-08-10
发布时间:2023-08-10
Copyright 2015-2022 起点经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